您的電腦尚未安裝Flash Player,未能觀看此動畫效果。
您的電腦尚未安裝Flash Player,未能觀看此動畫效果。
您的電腦尚未安裝Flash Player,未能觀看此動畫效果。
您的電腦尚未安裝Flash Player,未能觀看此動畫效果。
癌症形成的原因
首頁> 健康心觀念 > 癌症形成的原因
預防癌症的發生─快快遠離致癌因素
癌症─台灣十大死原因榜首

在台灣癌症連續30年蟬聯十大死原因榜首,平均每12分21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,每3.6位死亡人口中,就有一位是因為癌症而死亡,得到癌症的病人或家屬,總希望盡一切能力,希望能回到過去健康的身體,但是癌症是非常難控制的,而癌細胞形成,需要五年、十年、十五年以上的時間,想要在短時間內消滅癌細胞是不容易的,這並不是說病人就完全沒有機會,因為在癌細胞成長過程中(10 -15 年的時間中),我們是與癌細胞共存的。

癌症成因與『環境因素』及『飲食』有關

癌症的成因有 70% - 90% 與 『 環境因素 』 及『 飲食 』 有關,食物的攝取與身體中每個細胞的營養、生長、病變皆有密切關係,特別是基因控制的失調,一般外來可使基因受損的物質不勝枚舉,如放射線、化學物質、細菌、病毒、食物、污染的空氣、水及工作環境皆充滿了致癌的危險因子,經過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漫長時間而演變為癌。

癌症通常都是由以上的因素結合而成的,想逢凶化吉,逃出鬼門關,別無他途,快快遠離這些致癌因素,只要有辦法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,才有康復的希望。

癌細胞的分裂

癌細胞開始分裂後,分裂到40代的時候,就會造成人的死亡。

現代醫療儀器大部份都必需要等到癌細胞分裂到30代,細胞數約有109(大小約1公分,重量約 l 公克)時,才有辦法檢測出來。

因此,癌症被診斷出來時幾乎都太慢了,因為從癌症的成長史來看,已走了3/4的路程,(診斷時在30代,到40代時就瀕臨死亡),而且 『 微小轉移 』 也已經存在。

一個很重要的臨界關卡,癌細胞大概分裂至22代時,細胞數約有107,大小約0.2公分,會誘導新生的血管,長入腫瘤的組織內,有了新生血管,癌細胞就趁機借助血流,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。只是我們在診斷的時候,尚未發現而已,這種轉移,我們稱之為 『 微小轉移 』。

備 註 有些抗癌食物,可以抑制新血管增生,若癌細胞沒有新生的血管供應養分,就會造成癌細胞死亡。癌症治療中的栓塞療法,就是利用阻斷養分的方法治療。栓塞療法:所謂栓塞,是利用癌細胞需要大量血液供應的原理,把提供營養的血管塞住,以便讓癌細胞「餓死」,不會再生長。一般而言,會採用這種方法治療的病人,情況多半是不合適切除肝臟的,但對於替病人爭取時間,卻有很大的幫助。

由於醫學檢驗技術的限制,目前除了少數幾種癌症外,大部份都必需要長到109 大小約 1公分,才有辦法檢測出來。因此,防癌最重要是如何預防癌細胞不要生長超過106(20代)大小約0.1公分,而不是努力在109左右時去找到它。

現況表列: 防癌的最後防線

分裂20代,細胞數約106(大小約0.1公分)

誘導新生的血管,長入腫瘤的組織內

分裂22代,細胞數約107(大小約0.2公分)

現代醫療儀器可檢查到

分裂30代,細胞數約109(大小約1公分,重量約 l公克)

病人不堪負荷而死亡

分裂40代,細胞數約102(大小約10公分,重量約l公斤)

這就是癌症無法在『 定期檢查 』時發現,一發現時幾乎都已經晚了。即使定期照正子掃描,應該有機會早期發現癌症,至於是否已經轉移就不得而知了。

延遲或是預防癌症的發生,比早期發現還要重要

發現癌症後,幾乎都已經發生『微小轉移』,它是日後發生再發及遠處轉移的痛灶。因此,癌症的特性,除了不斷的成長及壓迫局部組織外,它還會發生轉移,因而難以根治,最後導致人的死亡,這是癌症最可怕的地方。

癌症篩檢的觀念是在沒有症狀時,藉定期健康檢查來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雖然癌症所謂早期發現,事實上還是太慢了,但早期治療畢竟可以延長存活期,甚至還有治癒的機會,因此早期篩檢還是值得推廣的。不過雖然有定期的健康檢查及自我警覺,有些癌症還是沒辦法早期發現,如血癌、淋巴癌、腦癌、腹部腫瘤。因此,延遲或是預防癌症的發生,比早期發現還要重要。

備 註 哪些癌症還是沒辦法早期發現:如血癌、淋巴癌、腦癌、腹部腫瘤。
資料來源: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
癌細胞的成長

癌細胞要在身體中成長、生存,沒有那麼容易,需要很多奇蹟,還要10-15年的時間。

目前已經知道有二種基因和癌症的形成有關
一種是致癌基因 ( oncogenc ),
一種是抑癌基因 ( suppressorgene )。

癌症的形成往往由數種『致癌基因的活化』或數種『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』所累積而成的。一般而言,單純的致癌基因被活化和血液腫瘤較有關係,譬如:血癌、淋巴瘤等,而日前大部份我們所看到的癌症,如肺癌、乳癌、大腸直腸癌、肝癌、腦瘤、膀胱癌等,都和抑癌基因的缺失有關。

正常細胞在受到致癌物導致基因發生改變,往往只需要1-2天的時間,此時正常細胞就轉變為癌的初始細胞(initiated cclls),接著還需要一段l0年以上的催化(promotion)過程,將初始細胞變成癌的前期細胞 ( Preneoplastic cell ),這期間基因還要累積一些序列性的變化,包括一些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變化累積而成。

癌的前期細胞,還需要數年的光景,才會進行演變成癌細胞(ncoplastic cell),如果這時癌細胞不分裂,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。因此,任何人都必須假設日己體內事實上已存在著不少癌的初始細胞、前期細胞及癌細胞,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。

資料來源: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
*
癌細胞的組織病理分類

從癌細胞發展層次來看,如局限在表皮,就稱為原位癌,若突破表層深入組織,則稱為侵襲癌。

癌細胞大體上可分為:
表皮細胞來的,佔目前最多的腫瘤,如上皮性癌、腺癌等。
來自胃腸道、呼吸道、肝膽及泌尿系統。
由結締組織或淋巴組織來的,如惡性肉瘤、骨癌、血癌、淋巴癌。
或神經組織來的,如腦瘤、脊髓瘤等。

若癌症發現的時候還是原位癌,基本上是可以治癒的,因此早期發現是非常的重要。

來源: 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顧問委員會
癌症能不能夠治癒?

有些癌症,治癒率非常高,當然最快數的方法就是手術切除。如果碰到治癒率不高的癌症,或發現時已經是三期、末期時,病人或家屬總是抱著最後的希望『與癌細胞共生』。

想要與癌細胞共生,容不容易?需要多少條件與努力才能達到?致癌物質在身體中需要10~15年以上的時間,才能形成一個癌細胞。一個癌細胞天天在人體中躲警報,還要花費 5年10年以上的時間慢慢分裂成長,醫療儀器發現時已經分裂至第30代,分裂到40代就會造成人體的死亡。癌細胞在人體中10幾20年不正是與人體共生嗎?

與癌細胞共生,先決條件就是人體的『免疫系統』比較強盛,癌細胞還要躲躲藏藏。所以,治療癌症最好的方法是:手術切除,一次將10幾20年發展起來的癌細胞切除,跑掉的癌細胞,再用免疫系統機制去狙殺它,這就是近年來特別流行的『免疫療法』。要創造環境,才有機會與癌共生。

總之,你比癌細胞強,才有談判的籌碼,你比它弱,它吃定你,身體哪裡脆弱,它就去攻擊那裡,讓人防不勝防。保持愉快的心情,盡量放輕鬆,減少壓力,注重飲食上的營養與衛生,免疫力強,自然就有機會與癌細胞共生。

民國100年十大死因...癌症續冠蟬聯榜首30年!

民國100年國人十大死因!癌症連續卅年蟬聯榜首,死亡人數42559人/年,再創新高,平均每12分21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,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8%,等於每3.6名死亡人口就有一人因癌症逝世,其中男性癌症死亡人數幾乎是女性的兩倍之多。

99年~100年主要死因與死亡人數
90年~100年主要死因死亡人數
*